衡量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的发展程度 ,人均GDP是一个重要指标 。
国际上 ,一般把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作为发达经济体的门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显示 ,2020年中国人均GDP连续第二年超越1万美元 ,首次超越俄罗斯 ,全球排名较上年大幅上升了6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
如果以城市作为统计单元 ,中国已经有一些城市跨过了人均GDP2万美元的门槛 。但是 ,随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出炉 ,一些大城市的常住人口出现了较大的增幅 ,随之而来的是 ,它们的人均GDP数值下降了 。
这并非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倒退或滑落 ,而是从统计上得出了更准确的人均GDP 。21世纪经济研究院选取了18个常住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 ,观察它们在2010年和2020年的人均GDP变化情况 ,并与人口增长情况比较 ,试图发现二者之间的关联 。
值得注意的是
,各地人均GDP计算方式为2020年GDP除以常住人口
,而七普的人口数据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的数据
,并非全年的平均人口数量
,故而计算所得的人均GDP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
北京
、苏州
、深圳
、上海人均GDP位居前四
根据七普数据 ,相比于2019年 ,青岛 、东莞和长沙成为新晋的“千万人口俱乐部”成员 ,河南南阳退出 ,由此 ,全国千万级人口城市增至18座 。
过去10年间常住人口迅猛增长的城市 ,亦在这18座之列 。譬如,深圳增加了714万 ,广州增加了598万 ,成都增加了582万 。对比2019年 ,这些城市的常住人口数据亦大幅提升 ,当然 ,这背后主要是统计数据调整的因素 。
但是 ,越是人口增量大的城市 ,人均GDP的“回调”就越明显 。
以深圳为例 ,如果按照2019年的常住人口数量计算 ,深圳曾是全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 ,达到了20.35万元 ,也是唯一一个人均GDP超过20万元的城市 ,按2019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95万美元 ,距离3万美元仅差“临门一脚” 。
但2020年 ,深圳人均GDP调整至15.76万元 ,按当年的平均汇率折算为2.28万美元,在千万级人口城市中 ,排名滑落至北京 、苏州之后 。
再如广州 ,2019年广州人均GDP为15.64万元 ,折合2.27万美元 ;而按照七普数据来计算 ,2020年广州人均GDP降至13.39万元 ,折合1.94万美元 ,跌至2万美元之下 。
2019年成都人均GDP为10.34万元 ,这在重点城市中并不靠前 ,而经过了人口数据调整之后 ,2020年成都人均GDP进一步降至8.46万元 ,在上述18个城市中排名第13位 。
北京人均GDP则在18座千万人口城市中跃升至首位 ,达到了16.49万元 ,并且对比2019年的16.42万元有了小幅上升 。
但需要指出的是 ,2020年人均GDP排名相比于2019年发生变化 ,并不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竞争力在过去一年里陡然生变 ,而是在更准确的人口数据之下 ,城市人均GDP回归到更合理水平 ,对城市的竞争力评估以及一些政策调整也有必要建立在这一更合理的数据基础之上 。
按照2020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8974元人民币来计 ,人均GDP2万美元折合13.79万元人民币 ,达到这一水平的千万级人口城市仅有北京 、苏州 、深圳和上海 ,它们的人均GDP均超过了15万元 ,位于第一梯队 。
如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 ,人均GDP超过1.25万美元 ,则被视为高收入国家。从城市看 ,杭州 、广州 、武汉 、青岛 、长沙 、天津 、郑州和东莞也均迈过了这一门槛 ,但这几座城市的人均GDP仍有较大悬殊 ,杭州和广州均超过了13万元 ,更接近第一梯队的水平 ,郑州和东莞则为9万多元 。
成都 、重庆和西安的人均GDP均超过了1万美元 ,而石家庄 、哈尔滨和临沂在1万美元以下 ,低于全国同期水平。
7城10年间人均GDP增速超100%
从计算方式看 ,人均GDP的两个影响变量分别为GDP和常住人口数量,而人口与GDP的增长之间往往又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这是城市“抢人”的一大核心逻辑 。值得探讨的是 ,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均GDP之间呈现怎样的关联 ?
2019年因为并非人口普查年份 ,人口数据存在较大误差 ,导致人均GDP数据并没有很大的参考性 ,但如果对比2020年与2010年 ,则更可能发现变化趋势 。
过去10年间 ,这18个千万级人口城市的人均GDP排位也发生了“洗牌”,北京 、重庆等城市的名次明显上升 ,深圳 、广州等则出现下降 。
其中 ,重庆是过去10年间人均GDP增速最高的城市 ,从2.8万元增至7.8万元 ,增长了179% 。同期 ,重庆的常住人口从2885万增加至3205万 ,增加了320万 ,但增速并不算高 ,仅为11% 。
重庆人均GDP增长最快 ,一方面有其基数较低的因素 ;另一方面 ,过去10年 ,重庆由于城镇化率提升 、第三产业占比增加 、产业升级等的缘故 ,GDP保持了较高增速 ,这是推动人均GDP增长的重要原因 。
同为直辖市的北京和上海 ,过去几年由于控制人口规模 ,2010-2020年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228万和185万 ,在上述18座城市里并不突出 ,增速更是分别只有12%和8% ,但北京和上海的人均GDP增速分别达到了116%和100% 。
仅从数据来看 ,北京 、上海凭借着较少的人口增量 ,过去10年里让经济总量翻了一倍有余 ,即经济发展很大程度并不取决于人口数量的增加 。但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 ,假如北京 、上海未曾控制人口 ,它们的经济总量是否可能增长得更快 ?
过去10年 ,武汉 、成都 、郑州 、西安的人均GDP增速也都超过了100% ,杭州的增速为97% ,接近100% ,这5座城市都是强省会城市 。
从人口增长来看 ,这5个城市过去10年人口增量均超过了200万 ,并且增速比重庆 、北京 、上海更可观 。
譬如 ,西安常住人口对比2010年增加了449万 ,增长53% ;郑州常住人口对比2010年增加了397万人 ,增长46% ;杭州常住人口对比2010年增加了324万 ,增长37% 。
这说明 ,这些强省会城市在吸引人口流入的同时,GDP的增速仍大幅超过人口增速 ,从而使得人均GDP也获得了较快的增长 。
从这些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 ,它们拥有大量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这类产业的发展较为依赖资本投入 、科技创新 ,与之相应 ,所聚集的人口使得经济快速增长 ,从而形成人口 、人均GDP同步增长的良好局面 。
广深为何人均GDP增速相对较低 ?
在剩下的人均GDP增速低于100%的城市中 ,又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类型 。
其中 ,苏州 、青岛 、长沙 、东莞在过去10年间的人口增量均超过了100万 ,增速都超过16% ,长沙人口增量更是达到301万 、增长43% 。
从人均GDP增长表现看 ,上述4座城市的增速在75%到90%之间 ,整体表现不错 ,但略输于武汉 、成都 、郑州 、西安和杭州 。
再看深圳和广州 ,这是2次人口普查之间人口增量最大的2座城市 ,人口增速也分别达到69%和47% 。但是 ,过去10年广州 、深圳的人均GDP增速仅分别为70% 、58% ,这在上述18座城市中处于较为靠后的位置 。
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看来 ,相比于武汉 、成都 、郑州等城市 ,广州 、深圳到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消费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由此带来了对低技能劳动者的高需求,而这些群体的收入水平相对偏低 ,这一定程度拉低了城市的人均GDP增长速度 。但相对低技能劳动者的流入 ,增加了生活性服务业的劳动力供给 ,提升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
再看人口增速相对较低的千万级人口城市 ,天津在过去10年间常住人口增加了93万 、仅增长7% ,不同于北京、上海限制人口的政策 ,天津实际上在过去几年加入了“抢人”之列 ,但93万的人口增量实属偏低 ,而人均GDP增速达到了92% 。不过 ,如果与同为直辖市的重庆相比 ,天津这一人均GDP增长表现仍然称不上可观 。
总体而言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 ,城市主要凭借经济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就业岗位吸引人口流入 、聚集 ,上述18个千万人口城市普遍存在这样的吸引力 。因此 ,人口聚集本身就已经表征了城市的经济竞争力 ,越是人口增加的城市 ,其人均GDP也大多有着不错的表现 。
另外 ,城市人均GDP的增长固然重要 ,但这并不意味着城市只欢迎高端产业和高端人群 ,兼顾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样重要 。